2月12日17时许,刚下班车的大庆油田公司采油四厂三矿七区五队维修班班长潘春庆,接到了队里打来的紧急电话:“计量间掺水管线穿孔,形势危急!”
计量间的掺水管线一旦穿孔,就意味着至少20口单井掺水量大幅降低,处理不及时就会大面积冻井。撂下电话,他一分钟都不敢耽搁,马上打车向队里赶去。
半个小时后,维修班的几名员工先后到达。大家抓紧时间换好工服赶到故障地点。
由于漏点所在的管线离路边比较远,且夜晚能见度低不利于行车,他们就扛着锹、镐、撬杠等工具,沿着坑坑洼洼的土道徒步前进,花了10分钟才赶到现场。
此时,另一道“坎”横在他们面前。计量间周围管线众多,挖沟机无法作业,全程得靠人力处理。潘春庆扶着坑边跳了进去,先是用锹挖掉漏点周围的烂泥,再借着手电光把手伸进管线堆里找漏点位置。摸索5分钟后,他对着坑边的队友一点头,接过电焊枪背靠着坑壁哈下腰,伸长了胳膊以练“瑜伽”的姿势进行焊接。
随着焊花不断闪烁,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每隔一会儿,他就站起身来活动一下麻木的四肢,再摆出同样的造型继续焊。半个小时后,漏点修复了。
在开井确认没有冻一口井后,被人从坑里搀出来的潘春庆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