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室底板渗漏水成因分析
1)、混凝土级配不很合理,和易性特别是抗渗性能存在问题,或采用的膨胀剂和抗裂纤维的性能质量存在问题
2)、大体积混凝土采用普通混凝土级配,或虽已采用大体积混凝土级配甚至采用了高性能混凝土级配但仍按普通混凝土施工和养护
3)、混凝土施工时存在漏振和大量的冷缝搭接现象
4)、未采用二次振捣二次抹面工艺
5)、养护措施不合理或养护期太短
1.1.2、地下室底板结构裂缝渗漏水成因分析
1)、地下室底板超过一定的长度如60米未设沉降缝或变形缝进而产生结构性裂缝
2)不均匀沉降引起的结构性裂缝,如主楼与裙房是未设沉降缝的整体地下室,但桩基不在同一持力层
3)、抗拨桩或抗浮措施不合理引起的结构裂缝
1.1.3、地下室底板后浇带渗漏水成因分析
1)、后浇带未按规定设置二级防水(一般为一道钢板制作的刚性止水带,另一道为橡胶制作的柔性止水带)
2)、钢板止水带未满焊、橡胶止水带没采用热胶连接,或橡胶止水带本身就存在砂眼,或橡胶止水带在后续施工中被损伤
3)、后浇带中存在大量的建筑垃圾未清理干净就浇筑混凝土
4)、后浇带中积水很多未抽干就浇筑混凝土
5)、后浇带混凝土未按规定采用高一至二级的混凝土、未按规定掺用较高比例的膨胀剂和抗裂纤维、未按规定进行充分的养护
6)、一条后浇带分几次浇筑形成了不应有的施工缝
7)、中埋式橡胶止水带固定措施不稳妥,在第一次浇砼时就严重偏位
1.1.4、地下室底板施工缝渗漏水成因分析
1)、增加钢板止水带的施工缝渗漏原因同上条
2)、因混凝土供应中断形成的施工缝
3)、因浇筑面太长形成的施工缝
1.1.5、地下室底板沉降缝渗漏水成因分析
1)、沉降缝设置宽度太小致使U形止水钢板(或不锈钢板或紫铜板)抗变形能力小,容易被沉降变形或底板收缩变形所剪断或拉断
2)、沉降缝的U形止水钢板未满焊或在阴角处未处理好
3)、沉降缝的U形止水钢板在搭接施工前或施工后被损伤
4)、未按规范要求设置柔性止水带
5)、用以固定后置式橡胶止水带的预埋铁件和螺栓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严重偏位致使难以有效固定
6)、橡胶止水带本身材质有问题或带有砂眼或在后续施工中被损伤 |